泰國海關廳:明年起擬對低價進口商品徵收進口關稅
(114/11/07 11:50:55)

泰國海關廳宣布計劃自2026年起對低價進口商品徵收進口關稅

根據曼谷郵報本(2025)年11月6日報導,泰國海關廳(Customs Department)刻積極準備一項重大政策調整,計劃自2026年1月1日起,對價值低於1,500泰銖(即最低免稅限額,de minimis value)(1泰銖約0.95新台幣)的進口商品徵收進口關稅,目標為國內企業創造一個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海關廳廳長Phantong Loykulnanta指出,這項措施是該部門在新政府「速贏計畫」(Quick Big Win)框架下推動的關鍵政策之一。根據評估,此舉預計將帶來約30億泰銖的額外海關收入,這部分收入來自於先前被豁免增值稅(VAT)和進口關稅的低於1,500泰銖進口商品。
在實施進口關稅之前,海關廳已於去(2024)年7月開始對這類低價商品徵收增值稅,並已成功使增值稅收入增加了20億泰銖。海關廳進一步表示,為了真正確保國內生產商與外國進口商享有平等的競爭環境,自2026年1月1日起,進口價值從1泰銖起的最低免稅限額商品也將全面徵收進口關稅。

Phantong廳長透露,海關廳將於本週五(11月7日)與主要的線上銷售平台Shopee和Lazada等低價值商品的主要進口商會面,商討具體的進口關稅徵收作業程序。
為了確保每年數億件低價值商品徵收關稅的可行性,海關廳計劃要求進口這些商品的線上平台必須申報每件商品的進口價值和關稅分類,以便海關能夠準確評估應繳的進口關稅。

Phantong廳長警告,若線上平台未能配合提供這些必要資訊,其貨物清關可能會因此延遲。從長遠來看,該部門計劃修訂相關法律,考慮引入統一稅率制度(flat-rate system),即對每件包裹徵收預定稅率,以簡化和便利低價值商品的進口關稅徵收流程。Phantong廳長補充,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已開始對低價值商品徵收進口關稅,並由線上平台負責向海關當局匯繳稅款。

此外,海關廳也同步公布了「貿易促成者」(Trade Enabler)和「社會保護者」(Social Protector)兩項重點措施。「貿易促成者」旨在優化貿易流程,包括將林查班海關(Lat Krabang Customs House)升級為兼具進出口檢查站功能,簡化林查班港(Laem Chabang Port)的轉運(transshipment)程序,並加速出口商的退稅處理。「社會保護者」則計劃透過與線上平台簽署諒解備忘錄(MOU),加強監控和限制非法商品或需進口許可證商品的銷售。

在應對泰美貿易協定(Thailand-US trade agreement)談判中關於廢除向海關官員支付查獲走私商品獎勵金的要求上,Phantong廳長表示,這涉及泰國《1926年關稅法》(Customs Act of 1926)的立法修正,作為短期預防利益衝突的措施,他將發布規定,限制8職等及以上級別的高級主管從查獲逃稅中獲得財務獎勵。(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