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推動設置AI Factory與AI Gigafactory政策與執行進展
一、倘缺乏自身大規模運算基礎設施,歐洲企業將持續依賴非歐盟科技巨頭,從而失去數據自主權和技術競爭力。基於強化歐洲數位主權(Digital Sovereignty),與美國等在全球 AI 算力競賽中並駕齊驅,歐盟推動「AI Factory」 與「 AI Gigafactory」。
(一) AI Factory 由 EuroHPC (JU) 主導,旨在建立由高效能運算(HPC)資源組成的生態系統,為新創企業、中小企業和研究機構提供開發生成式 AI 模型所需的算力、數據和人才。迄 2025 年 10 月,歐盟分3波公告,宣布建置 AI Factory站點擴大至16個成員國,計 19處,總投資超過 26 億歐元。
(二) AI Gigafactory 則由 InvestAI 基金(規模達 2,000 億歐元)資助,匡列 200 億歐元,預計設立 3 到 5 座,每座配備約 10 萬顆最新世代 AI 晶片,目標在訓練最複雜、最頂級 AI 模型。此計畫基於公民合營模式(PPP),迄 2025 年 6 月,歐盟執委會已收到 76 份 來自 16 個成員國的意向書,競爭異常激烈。
二、羅馬尼亞:
(一) 羅馬尼亞在 2025 年 10 月被正式宣布為 EuroHPC 第三批 AI Factory 計畫的獲選國家之一。
(二) 羅馬尼亞積極競標 AI Gigafactory,希望利用其在黑海地區的地理門戶優勢,成為東南歐與黑海地區的 AI 運算主權戰略節點。
(三) 羅馬尼亞競逐成為歐盟AI數據中心的優勢:
1.就人口數而言,名列歐盟第6大國,IT人才充沛。
2.近年來在寬頻網路基礎設施在歐洲名列前茅,為大型數據中心的建立創造有利條件。
3.充沛的低碳能源供應,面對AI Gigafactory的高用電量需求,充足回應歐盟「環境永續性」評審標準:
(1)小型模組化反應爐 (SMR)布局領先,羅馬尼亞是歐洲第一個計劃建置 SMR 的國家。
(2)2025 年羅馬尼亞在電力結構中,低碳電力(例如核能、水力、風能和太陽能)的佔比已經超過6成,無異為競逐AI Gigafactory 添增一大助力。
(3)羅馬尼亞擁有龐大的黑海天然氣儲量(包括內陸、近海鄰接區和深海區),預計最早可在 2027 年開始大規模開採。
(4)積極開發風電、太陽能儲能並善用多瑙河流域水力發電。
4.綜上,羅馬尼亞建構 AI Gigafactory 的電力供應優勢,是透過 「小型核電廠(SMR)」提供穩定基載、「黑海天然氣」確保能源自主與電網彈性、以及「再生能源」實現低碳永續,為耗能的 AI Gigafactory 提供了可靠、安全且環保的營運基礎。(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